你可能已经习惯输入"www.google.com"来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,域名被称为互联网的门牌号,只要你记住了域名就能够随时随地访问这个网站。现在中文域名来了,消息称ICANN管理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、台湾网络信息中心、香港互联网注册公司这三个机构注册中文顶级域名,这意味着中文域名开始进入全球域名体系。
这意味着你可以输入"谷歌.中国"搜索新闻,输入"北大.中国"来查看北大最新的招生信息,输入"交通部.中国"访问交通部网站,看起来这一切都很棒不是吗?但中文域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温柔陷阱,诱惑那些对中文域名抱有美丽幻想的消费者,一掷千金将中文域名收入囊中。这样做的危险之处在于,你沾沾自喜认为拿到了一方美玉,没准儿只是烂石头一块。
中文域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输入障碍,由于中文域名使用汉字作为域名组成元素,这也就意味着不会使用中文的互联网用户将会被挡在门外。大多数外国友人们可不会用拼音、五笔输入法,他们并不了解一个中文字词的意思,他们没办法在不安装输入法的情况下输入中文。中文域名缺乏一个作为互联网门牌号的必须具备的通用性,英文国际域名可以在任何国家、任何地区通用,由于电脑键盘是以拉丁语系为设计蓝本,所以完全不存在使用障碍,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时间、无障碍地访问互联网。
但显然现阶段的中文域名还无法完成这样的使命,这是中文域名的一个重大缺陷,有跨国业务的网站不敢将中文域名作为主域名,我现在没有听说任何一家大型网站或大型企业,将中文域名设置为首选域名,然后在自己的宣传资料上面列出。这代表着这些大型客户们,对于中文域名的前景持保守态度,他们无法确定中文域名未来的发展潜力,注册中文域名更多是出于一种战略姿态。
中文域名吹嘘的另一个优势是输入快捷,以前你想要访问谷歌需要输入“www.google.com”,有了中文域名之后你只需要输入“谷歌.中国”,看起来的确简短很多。
但是我们的汉字并不是即时呈现的,需要通过拼音输入法。中文域名需要输入“gu'ge.zhong'guo”,加上各种输入法的翻页选词,输入过程比英文国际域名要复杂得多。再加上中文特有的同音字现象,"骨骼"、"古鸽"这样的输入并不鲜见,让输入错误频频出现。让人苦笑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品牌保护成本,他们几乎需要把所有的同音字中文域名给保护起来。
中文域名的麻烦显然不仅这些,中文域名在国外基本没人用,CNNIC和消费者自然寄希望于中文域名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块市场。目前的主流浏览器都已经支持了中文域名,除了广为诟病的IE6,这如果在国外显然不是什么大问题,因为IE6早已经被他们扔进垃圾桶了。但是中国显然不一样,IE6在这个市场仍然老而弥坚,占据了接近一半的的市场。尽管大量设计师与主流网站号召用户升级到更好用的IE7、IE8,但是很显然中国用户对于小巧快速的IE6仍然非常青睐。
这意味着中文域名将无法在庞大IE6用户群中使用,尽管他们已经发布了相关的IE6插件,但是被流氓软件伤害太深的用户拒绝接受,而CNNIC也不能像当年做通用网址一样用流氓手段推广。
既然中文域名有如此多的缺点,如果价格便宜一点,也许有人会考虑购入,但是CNNIC的价格设置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。
国内中文域名注册价格为大多300元/年,而英文国际域名的注册价格仅100元/年,CN域名的价格甚至更便宜。高昂到让人发指的价格,却拥有如此多的使用缺陷,中文域名实在很难让人亲近!按照工信部2009年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,我国中文域名数为46万个,仅此一项CNNIC就获利近1.4亿元。换言之,CNNIC是用高昂的价格把一款破烂的产品销售给了消费者,从而牟取暴利。
这46万个注册量里面占据最多的就是中小企业,这个群体似乎是CNNIC每一次作恶的受害者。当年CNNIC推出通用网址,声称中文上网时代即将来临,但事实上这是一款通过流氓软件实现的功能,在流氓软件人人喊打之后销声匿迹。中文域名就是历史的重演。
这篇文章想告诉你三个真相:第一中文域名不好用,没人用。(输入障碍、浏览器支持);第二中文域名只适合作为战略投入,中小企业没必要跟进。第三中文域名价不符实。总结成一句话:中文域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。
CN域名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
在一场喧闹的手机扫黄打非运动中,中国移动湿了,很多手机网站湿了,很多IDC湿了,很多站长湿了。理所当然的,当CCAV揭露到这一切都是因为CNNIC不严格审批域名注册信息的时候,CNNIC“被湿了”。
俗话说得好,淫一手好湿不难,难的是淫一被子湿。为了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定,CNNIC正式放出话来了,CN域名不是你们平头老百姓玩得起的,断了这个念头吧。CNNIC这也算是痛下决心、自断一臂,毕竟几年的辛苦耕耘已经快到收获的时候,CCAV突然拿自己开刀多少有点措手不及。
CNNIC自己也够冤枉的,本来嘛这色情手机网站本身也没它什么事儿,总不能每个CN域名的内容24小时无时无刻监控着吧,这样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绝对不是CNNIC能够肩负的。而且放眼世界,把内容监管不力的责任归到域名注册商头上,也只有咱们的祖国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了,在四五年前用CN域名在站长圈子里面那叫非主流,除了用户接受度大幅低于COM、NET等国际域名,政策上面更是明确表示不允许个人注册CN域名。
域名注册申请者(以下简称申请者)应当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。 -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
这条规定在2009年的修订版本仍然没有作修改,换句话说咱们个人之前玩CN域名都是不符合规定的,没准哪天就被收回了。可是CN域名为什么这几年会出现疯狂增长呢?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吗?花钱去买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这一切的转折都出现在2007年,即便是当时CNNIC推出首年1元的特大促销,仍然没能够推动CN注册量实质性的增长。大家还在观望个人注册CN域名保障条款的出台,毕竟CN域名之前是只允许企业注册的。而且站长圈子里面谈到CN域名隐隐有种血统歧视的感觉,认为那就是一个阉割产物,只有国际域名才能够代表未来的发展大趋势。
2007年的一个事件向这池春水丢下了一颗石头:
天津某客车制造公司近期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投诉,要求将普通网民“彭伟”个人注册的域名转移给自己。经专家组裁决,最终驳回了其请求,彭伟成功保住了自己的CN域名。
该事件被看作是个人注册CN域名的转折性事件,之前只能挂靠在某个公司,在此之后大家纷纷开始用自己的真实资料注册CN域名。甚至某些专家对此作出了法律上的解答:
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治理办法》针对域名注册内容的限定中,明确地将个人和组织置于同等地位进行约束,这也就意味着该《办法》承认了个人的注册权利,也就是国家不禁止个人注册行为。
而CNNIC作为CN域名促销的推动者,自然是乐见其成,一直保持放任自流的态度。在此之后CN域名的注册量开始出现爆发性地增长,甚至CNNIC屡屡发布各种新高数字。只是我们都忽略了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》的规定从未改变,我们只是一群自娱自乐的人,我们是新时代的阿Q。
我们被CNNIC调戏了,也被CCAV调戏了。CNNIC让我们错以为个人注册CN域名是合法的,而CCAV则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以为个人注册CN域名才是色情网站泛滥的根本原因。
CN域名从不曾复兴,如果有,也只是幻觉。